在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非遗文化犹如散落其中的璀璨珍珠,承载着绚烂的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凝聚着万千先辈的智慧结晶。恰逢“非遗日”,为了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厚植爱国情怀,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6月12日上午,“小青燕”少儿记者团的15名小记者来到烟台市非遗文化馆,探寻穿越时光而来的非遗艺术。 
来到非遗文化馆,小记者们首先探访了大师工坊,长岛砣矶砚雕刻省级非遗传承人乔旭玲正在向大家介绍砣矶砚的由来以及雕刻技艺,砣矶砚产自烟台砣矶岛,因表面有明显的雪浪纹素有“金星雪浪砚”的美名,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乔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演示雕刻手法,小小的刻刀在砚台上划出流畅的线条,一朵朵浪花瞬间鲜活了起来。 
小记者们还现场体验了一把砚雕技艺,乔老师手把手帮助大家修正用刀方式、力度、角度,不一会儿,小记者们的手心里就都攥出了汗,大家纷纷感慨:“自己亲自动手刻,才知道有多难,乔老师真的太厉害了!” 
在体验的过程中,小记者们还不忘“本职工作”,对乔老师展开了深度采访,“老师,您是几岁开始学习砣矶砚雕刻的?”“老师,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只在烟台有吗?”“老师,现在和您一起传承、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多吗?”老师都耐心作了解答。 随后,小记者们又一一参观了非遗文化馆里的各个展区,剪纸、面塑、草编、泥塑还有颇具特色的烟台绒绣、胶东花饽饽……各类名家的非遗作品琳琅满目,小记者们看得兴致盎然,时不时发出感叹,“原来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么多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啊!” 
通过此次活动,小记者们不仅对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是感受到了非遗传承的艰辛和不易。每一个非遗文化的背后都有一代代为之传承的“守艺人”,他们沿袭着古老的传统,用他们的精神和作品坚守着一个个活着的文化宝藏。然而非遗传承绝不只是他们的责任,还需要每个人贡献力量。小记者们纷纷表示会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小记者的责任,努力让更多人了解非遗、关注非遗、守护非遗。
|